物美集團作為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,在自助收銀區防損運用方面趨于成熟。本標準的制定與發布,旨在用技術手段提升企業在自助收銀環節的防損能力,幫助企業建立事前、事中、事后的全過程閉環管理體系。自助收銀系統最早出現在歐美國家的大型超市中,在英國、法國、美國、加拿大等國家得到普遍應用。近年來,隨著零售數字化升級步伐加快,我國商超、便利店、折扣店連鎖業態都逐步采用自助收銀系統代替了人工銀線。自助收銀更方便快捷,不但改善了顧客的購物體驗,也為企業節省了人力成本,但隨之而來的商品漏掃、偷盜帶來損失顯著提高。雖然賣場監控覆蓋了自助收銀區,記錄了顧客的購買視頻,但因大部分企業訂單信息與視頻系統未有效打通,通過人工處理海量視頻來發現異常事件工作量巨大、效率低下。亟需利用新技術自動識別異常人員,打通訂單信息,做到精準識別和訂單可追溯,確保損失追回。早在2017年,物美就開啟“自助收銀”時代,在多點技術賦能下,多點智聯公司將“自助購”和“自由購”兩大法寶在物美等超市廣泛應用,并得到消費者認可,隨著人工智能AI算法、大數據、物聯網技術的逐步應用,物美在2022年進入“視覺AI”時代,通過視覺AI有效解決自助結算場景下的盜損問題。現階段,自助收銀區開展視覺防損的技術框架已形成共識,隨著AIoT(人工智能物聯網)技術的不斷發展,后臺系統和算法會不斷迭代,但其前端呈現的業務架構和服務內容已基本成熟,具備出臺標準的條件。與此同時,自助收銀市場規模不斷擴大,相比已經沉淀數字化防損經驗的頭部企業,如物美、麥德龍、沃爾瑪、中百、重百、新百、山東圣豪等,行業更多企業希望了解和獲取相關參考,客觀了解技術應用功能全貌和業務實施關鍵點。因此,通過團體標準方式,出臺自助收銀視覺防損的實施指南,全面梳理防損的工作流程、設備配置要求、系統的架構和運行等,實現標準化與技術的跨界融合,降低零售企業此項業務的試錯成本,讓標準在提高行業效率方面發揮作用。
北京市石景山區常務副區長李先俠到物美西黃村二店進行專項檢查
物美助力“遼寧地工產品”進京